2016年4月26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召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专家咨询会”,邀请多位资深智库专家共同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评价方法、指标设计与流程管理。原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荣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管与人资所副所长李国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李会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光明日报·智库版主编王思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李安方、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姜微、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鞠立新、上海文汇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杨逸淇、复旦发展研究院黄昊副主任等。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黄仁伟、副理事长权衡与副主任李凌出席会议。执行主任杨亚琴主持会议。现将会议观点梳理如下。
一、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有助于扬弃西方价值体系对智库功能的传统定位,推动与完善中国决策咨询体制机制,促使中国智库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决策咨询服务,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黄仁伟理事长指出,正是出于上述原因,智库研究中心从2012年起开始从事中国智库评价方法与排名研究,至今已有四年。这项研究的评价方法每年都有所调整与完善,总体上朝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致力于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有说服力或者权威性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
权衡副理事长认为,目前智库排名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排名研究的相互比较与竞争本无可厚非,有助于研究更加深入。但是,目前国内智库排名有点乱,其中不乏以互相排挤、压制、抄袭来抢夺话语权的现象,这对于智库研究和智库建设都极为不利,亟需加以规范与引导,共同研究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行业标准。
李会明研究员指出,智库评价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面对当前出现的“智库热”,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智库评价体系,有助于去伪存真,更好地发挥智库在公共决策与外交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指标设计的建议
与西方智库评价体系不同,智库研究中心提出了基于社会结构理论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主要涵盖了智库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智库成长能力等五个方面,中国特色的智库评价体系正逐步形成。专家们对此各抒己见,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王荣华教授提出,智库评价的目的在于形成智库发展的“风向标”,引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茁壮健康地成长。智库评价要抓住少数核心关键指标,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易操作。
李国强研究员指出,在开展评价体系设计时,需要统筹考虑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一要坚持正确的评估导向,把智库评价与智库发展结合起来;二要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智库成果通过指标权重设计区别开来;三要注重智库投入与产出、成效挂钩,由此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和智库的作用;四要把战略咨询与政策研究区别开来,加大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的评价权重;五要把专业与特色、规模与质量结合起来。
于信汇教授认为,在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时,应着力体现智库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指标,包括新型智库运行的实践、成效、经验与意义等,从而更好地引导中国智库的发展。
刘靖北研究员建议,除了总体排名和分类排名外,还可以对中国智库进行分级,根据每个智库的得分,划定3-4个不同的级别。对国内智库的级别变化开展跟踪研究和对比研究。同时,在评价一个智库的学术影响力时,要与学术机构的专业评价区分开来。智库的学术影响力,说到底,还是为决策服务的,因此,建议将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办的刊物(如《党建研究》等),也纳入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之中。
黄昊副研究员建议,在决策影响力中,批示率固然重要,但有些专报不一定被批示,而内容也会被采纳与应用,因此“采纳率”也应当纳入评价指标设计。
三、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方法与流程的建议
智库评价体系设计需要与评价方法、评价流程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确保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与权威性。
李国强研究员提议,在智库评价方面,需要把多主体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包括自评估、第三方评估、需求方评估和社会评估等。其中,自评估尤为重要,赋予每一家智库自我评价的发言权、话语权,从而有助于促进智库反思自身的优势、劣势,把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结合起来。在评价流程上,可以先进行自评估,然后再开展第三方评估和需求方评估、社会评估等。
王思敏主编认为,评价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能脱离主观评价,尤其是在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数据会出现偏差,不能忽视智库专家的主观评价意见。
李安方研究员建议,基于智库排名,为每个参与排名的智库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智库诊断报告,从第三方的角度监视智库发展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杨逸淇副主任建议,在开展智库评价之前,必须广泛征求被评估智库的意见,通过评价征询会等方式,形成评价共识。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 周亚男、李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