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下午,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在社科院分部国际创新基地举办“智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功能发挥”研讨会。作为上海社科院“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的分论坛之一,30余名国内智库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激发‘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智库力量”、“智库如何加强合作联动,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地区发展”、“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智库专委会构建”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论坛主持人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五年,下一步“一带一路”建设要精耕细作,这就需要智库提供精准的研究作为支撑。面对当前国际社会上一些不友好的质疑和声音,中国智库要形散神聚,据理发声,正面引导国际舆论,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习总书记在博鳌论坛提出,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最广泛的国际合作产品。这需要得到最广泛的国际支持,需要用好联合国这个多边大平台,目前中国在联合国获得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并不多,“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意义重大。由上海社科院牵头在城市联盟下设“智库专委会”可以借助联盟的既有平台,充分利用沿线国家、城市的智库和专家资源,重点关注城市合作发展,开展专、精、特研究。同时,金鑫主任还专门介绍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发展情况和研究成果,表示愿意与上海社科院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开展智库培训,培养专优兼通的智库队伍,支持建立“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智库专委会”,并建议尽快完善章程,积极开展外宣,成为“一带一路”推进中,国际化智库的共同体。
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荣华做主旨发言。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目前研究“一带一路”的智库越来越多,各类智库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情况,及其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智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第六通”,应当充分发挥民间外交作用。然而,目前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仍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合力,有的问题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家都在争话语权,难点问题少有问津。当前“一带一路”的研究已经落后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智库的战略性、前瞻性、预判性的作用尚未能真正激发出来。王荣华建议,设立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智库专委会,要体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着力发挥枢纽、平台与纽带的广泛联系作用。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理事长梁丹在会议致辞中指出,联合国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国际组织,是执行国际公共产品的最好的多边平台,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能够获得更多方面的支持参与。联合国2030年持续发展战略也需要我们“一带一路”作为推进器。利用上海社科院平台,在联合国框架下发起成立“智库专委会”,旨在搭建平台回应国际质疑,建立渠道发出中国声音,“智库专委会”鼓励专家深入一线,主动沟通、主动解说,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兼主任黄仁伟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中国以“一带一路”命名的智库有200多家,但真正钻进去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的并不多,专业人才有所欠缺。由智库中心牵头,与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合作成立“智库专委会”,就是要在当前开展较多的“一带一路”研究“写意画”的情况下,关注具体细节,将重点放在更加细腻严谨的“工笔画”上,将“一带一路”研究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沿线城市,除了开展针对性研究外,还要做好“一带一路”议题智库排名的基础研究,搭建沿线国家和城市间沟通的桥梁纽带,真正发挥智库作用。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张玮处长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情况。联盟起步于2015年,是“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共有37个会员,29个是城市会员,8个是机构会员,其中多数来自国外。联盟下设工商理事会、智慧城市与新兴产业委员会、投资和贸易促进专业委员会、科教文化与传播委员会等多个联盟机构。她希望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智库专委会”的设立,与上海社科院加强合作,整合利用智库的专家资源,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联合国南南合作专家赵永利认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的优势和特色是基于联合国多边渠道下的、更接地气的、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依托上海社科院拟设立的“城市联盟智库专委会”不是闭门造车,必须要有国际化的成分,广泛吸纳国际智库人才,吸收不同意见,才能获得成功。
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亚琴就设立“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智库专委会”的宗旨、定位、主要职能、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初步构想。她提出,“专委会”旨在加强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各类智库的交流合作,拟借助于联合国的工作网络和资源,以及“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研究力量和核心话语权,发起和吸收沿线国家、城市的各类智库加入成员单位,通过内引外联、搭建平台,增进国际社会的沟通,促进沿线城市智库与智库,智库与政界、学界、商界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落地贡献更多智慧。
围绕如何发挥高校智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指出,高校智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强调学科与学科对接、学术与政策对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要推动人文交流,利用高校教育优势促进长效机制建设,还要强化“一带一路”参与能力水平建设。华东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与法律外交研究院院长林燕萍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取法律体制各不相同,所属法系也相异,智库联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华政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法律专业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较好效果。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认为,应该以城市为抓手,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这可以回避许多政治问题,而且交流议题也较为实际。
围绕智库国际化、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智库创新科技园高宏副总经理认为,应该跳出智库看智库,在“一带一路”的推广中,智库应注重文化互通、金融互通和思维方式的互通,以此提升智库在“一带一路”研究中的开放水平。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远鹏研究员认为智库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作用,需要在影响决策与影响民意两方面都实现国际化,特别是要在课题合作成员的国际化,课题调研的国际化,交流活动的国际化,成果发布的国际化,合作伙伴的国际化上下功夫。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教授认为,“一带一路”从独奏到协奏,基本和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与联合国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来进行共建。例如,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建国际关系,并将之放在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这样的框架当中进行认识。
围绕城市在“一带一路”研究中的重要性,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提出利用大数据加强对“一带一路”研究,并对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上海应向离岸经济治理中心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应该利用自己的各类智库研究优势,成立“一带一路”智库街区。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从城市研究切入“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她认为“一带一路”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有必要研究地方事权改革,以此来激励地方城市融入“一带一路”的积极性。
本次论坛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于智库专委会到底怎么成立、宗旨、原则也做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
谢华育、王 贞、唐亚汇 撰稿
杨亚琴 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