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在《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发布会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智库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报告对中国智库的定位精准明确。报告的主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智库建设现代化”,把智库的功能定位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和国家对新型智库的期待高度契合,方向也非常明确。
报告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提倡智库把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同时,中国智库也要加入国际智库研究的大循环,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了智库排名,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其对中国智库的了解也在进一步地加强。中国智库同仁普遍认为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智库评价体系,应该有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及国内其他智库评价机构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切实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的进程当中来。报告也提出,智库需要研究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目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新冠肺炎带来的挑战,疫情给世界带来的不单是公共卫生安全挑战,而且也是经济、社会、政治、安全、思潮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挑战。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这个过程当中许多问题需要解答。
(一)从国际关系角度看,当前智库需要解答的问题
1、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疫情这只“黑天鹅”引来了国际经济金融“灰犀牛”,疫情后全球贸易和物流将如何恢复,世界经济能否出现V形反弹,还是会出现U形反弹、L形增长、W形波动等等,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2、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会不会断裂。疫情发生以来西方一直有声音要推动产业回归,产业链去中国化,有的国家推动国家全产业链和区域全产业链战略。有的国家甚至声称要为回迁的企业承担搬迁费用,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已经成为逆全球化产业当中最新的表现形式。这个趋势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正变得日益紧迫。
3、国际格局演进会出现哪些新的趋势。目前看我国抗疫成效比较明显,复工复产的效率比较高,党中央的战略决断力、政府的组织领导力、人民群众的凝聚力都得到了集中彰显。有国外智库专家表示,他们很羡慕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和中国老百姓的积极配合,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疫情将促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世界格局的形态。
4、中美关系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美国国内已经出现不少不太友好的声音,病毒源头论、封锁信息论、追责赔偿论等等,下一步美国大选可能还会催生更多的怪诞理论。面对这些我们怎么办,中美关系应该怎么发展,这个问题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意义。
5、全球治理赤字如何弥合。有学者说世界已经进入G0时代,好处是不再有世界霸权国家,不好的是全球领导力的缺失。治理赤字如何弥合,如何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发展,也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总之,后疫情时代的世界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智库间也需要勇担责任,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世界大变局的相关研究当中,更好地发挥建言献策、服务社会等功能。
(二)如何更好地发挥智库的角色和作用
1、夯实知识储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库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单一领域,而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混合而成的复杂问题,智库的研究方法也会向大数据分析进行转变,智库专家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储备。
2、提升敏锐的洞察力。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多创造现象级话题,引领舆论的发展,把文章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
3、开展联合攻关。目前中国各类智库拥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需推动联合攻关、各展所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将大家的智慧最大程度地集成利用,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科学、更成熟,更具战略性、务实性和前瞻性。
4、加强国际交流。需通过与国际智库同行的交流合作,甚至开展竞争从而不断成长。当前,随着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加强,逐步从智库大国向智库强国迈进,需加强研究智库成长的规律,创造发展中国自己的智库学,对智库的发展进行更多科学引导。我认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是不是可以在现有的扎实工作基础上,推动开展全球智库的研究报告,在全球智库界发布中国的智库发展指数,增强世界对中国智库的关注度,扩大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中国软实力建设不断加强,很有必要更多地研究智库成长发展的规律,对智库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引导,创造发展中国自己的“智库学”。正因如此,上海社科院以及智库界的同仁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