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与瞭望周刊社共同召开《中国智库报告(2024)》发布会暨企业智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上海、北京、深圳、江苏、湖南等地的9位智库专家围绕今年《报告》主题,并结合各单位智库建设情况发表演讲。
上海投资咨询集团上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王骅围绕“聚智聚力 创新突破——打造企业型重点智库的实践探索与几点思考”作交流分享。
(一)上咨智库的实践之路
上咨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咨询机构之一,长期隶属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上咨转隶为市国资委一级企业,将智库定位提升至战略层面,成立上咨经济发展研究院,作为上咨打造智库品牌的主要载体。2023年,成立智库研究中心,与研究院合一运作,明确城市战略发展、城市软实力、双碳、未来产业等四大研究方向,组织专职研究团队,鼓励“心无旁骛做研究”。
第一,专业能力建设:承接重大课题,推动智库成果落地。聚焦重大战略、改革、规划、政策和项目等五个“重大”领域,瞄准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社会民生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前沿领域,开展系列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承接国家部委、市委市政府委托的重大课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专报”和“落地方案”,近两年有多篇专报获得国家级采纳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多项建议直接落地。
第二,智库品牌建设:多维度发力,提升社会影响力。聚焦五个“重大”领域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问题,通过“智库产品”“特色平台”“联盟合作”“传播矩阵”四个维度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是构建《上咨内参》《投资月报》《全球经济产业动态》+《上咨综研》系列年度报告的“3+X”智库产品体系;二是与市发展改革委等市委办局共建“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促进中心”等平台,做强优势领域;三是深化智库联盟合作,推动博士后联合培养、上咨重点智库选题等合作项目落地;四是构建多元化传播矩阵,通过论坛、研讨会、主流媒体、核心期刊等渠道对外发声。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能落地的研究团队。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打造专业化研究团队。创设“流动研究员”机制,打通智库研究与一线咨询人员双向流动机制,确保研究实、时效新。引进外部智力资源,与上海高校合作招聘“联合培养博士后”。成立“大师工作室”,聘请行业权威专家为重大战略研究开拓思路。汇聚学界、政界、业界万人级规模专家库,为研究建言献策。
第四,数字化建设:促进“智库+大数据”的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多元化数字应用场景。自主建设、与市相关委办局合作建设多元化智慧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系统化管理,释放数据价值,赋能智库开展相关项目服务和课题研究。
(二)企业智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智库团队领军人才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需加强“引才”“育才”措施,需要主管部门提供更多的人才政策支撑,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二是在投入与产出方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做好平衡。智库可持续发展是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三)推进新型企业智库建设的下一步设想
企业智库的生命力,在于平衡“研究价值”与“市场价值”,破解“盈利压力”与“长期投入”矛盾,实现“专业厚度”与“经营活力”的良性互促。探索企业智库可持续发展之路需做好“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核心研究领域,增强决策影响力。在选题上,“热点”和“冷点”相结合,既要聚焦当下热点,输出有价值的洞见,又要深耕长期性“冷问题”;“当下服务”和“长远布局”相结合,既要聚焦政府关切与社会热点开展即时性政策研究,又要着眼战略储备需求布局前瞻性研究,建立“短平快”项目与长周期课题相结合的研究体系。
二是聚焦开放协作平台,提升研究支撑能力。强化特色平台功能,拓展联盟合作深度与广度,充分整合资源,共同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重大课题研究,同时借助平台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构建数据支撑体系,为智库从基础研究到战略研判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聚焦人才机制优化,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用好各类人才引育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政策,持续引育高层次专业人才。优化专职、特聘和流动相结合的研究人员供给模式。完善考核及奖惩机制,激发团队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